智能網聯讓汽車返璞歸真
發布時間:2016/11/25 信息來源:華龍網汽車頻道
華龍網11月25日7時訊(記者 楊奕)重慶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日前舉辦的“智能汽車集成系統試驗區(i-VISTA) ”啟用活動讓重慶成為了汽車行業的焦點。 智能汽車集成系統試驗區i-VISTA (Intelligent Vehicle Integrated Systems Test Area )是中國汽研在工信部和重慶市政府指導下,聯合長安、一汽、易華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大唐、中國信通院、清華大學、高德地圖、車聯等眾多單位,結合重慶山水城市道路交通及通信特色建設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汽車集成系統試驗示范區。 智能汽車集成系統試驗區i-VISTA對于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有何意義?日前,華龍網記者專訪了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飛,讓他來為大家揭曉答案。 記者:11月15日,在重慶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智能汽車集成系統試驗區(i-VISTA) ”啟用活動。非常震撼,也引起了行業非常大的關注,首先還是請您簡要介紹下i-VISTA,相對國內其他示范區有什么突出特色? 謝飛:智能汽車集成系統試驗區i-VISTA (Intelligent Vehicle Integrated Systems Test Area)是重慶市人民政府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簽訂的部市共建合作框架協議“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和智慧交通應用示范”項目,是工業和信息化部2016年強基工程“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和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工程及產品工程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2016年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智能網聯汽車系統及通信標準化研究與試驗驗證平臺建設”支持項目,是中國汽研在工信部和重慶市政府指導下,聯合長安、一汽、易華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大唐、中國信通院、清華大學、高德地圖、車聯等眾多單位,結合重慶山水城市道路交通及通信特色建設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汽車集成系統試驗示范區。 i-VISTA將推動重慶市汽車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融合發展和轉型升級,促進重慶市智能汽車、智慧交通以及通信相關產業的快速聚集及加速發展。具有三大特點: 一是可以覆蓋全國85%以上道路、通信與交通場景,是更全面、更嚴苛的智能汽車、智慧交通以及通信技術測試平臺; 二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評價、認證服務及技術研究平臺,具有較完善的開發流程及技術服務體系; 三是廣泛吸引、聚集國內外電子、通信、智慧交通等以及高校、科研院參與。使汽車產業和信息通信產業集群效應不斷強化。 記者:如果從產業和技術發展的角度,您覺得我國汽車智能化水平和產業發展的現狀如何?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對行業有何意義? 謝飛:汽車的智能化將有助于提升汽車的駕駛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汽車的網聯化是實現交通管理、信息服務的基礎,也為實現汽車智能提供重要支撐。汽車的智能化、網聯化發展將促進汽車產業鏈、價值鏈、技術鏈發生深刻變革。推動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或企業發展問題,還有廣泛的社會意義,關系到中國汽車產業未來在世界上的競爭格局。 汽車智能化是在汽車電子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汽車電子以及汽車智能化的核心技術一直被博世、大陸等國外供應商壟斷,國內企業與之相比具有較大差距。但國內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特別是在5G通信技術方面基本上與國外處于同步階段,因此基于網聯化的自動駕駛系統,國內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及前景。 由于智能汽車涉及到若干領域的跨界融合,涉及行業標準法規、交通管理、基礎科學、信息產業、汽車產業發展等若干問題,也涉及到政府職能調整、經濟社會及城市發展中長期規劃、交通道路基礎設施重構等若干問題,其實是一個是很復雜的社會大系統的發展和變革,需要系統研究和長遠規劃,需要統籌規劃分階段實施。 記者:您如何看待未來的出行系統?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在未來發展當中到底會如何深度融合? 謝飛: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個人出行信息高速流動起來,同時這也使得汽車共享成為了可能。共享,改變人們一定要“擁有”汽車的“所有權”觀念,使汽車真正回到了只是一種交通工具的本質上。這種個人交通工具“所有權”向“使用權”觀念的轉變,將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將使車輛、道路等社會資源利用率得到極大地提高,使交通擁堵、交通事故以及能量消耗極大地減少,讓未來社會發展成為一個碧水、藍天、田園、綠地的寧靜社會,最終成為智慧小鎮和未來城。 記者:重慶試驗示范區的全稱為“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及智慧交通試驗示范區”,您認為試驗示范區在未來智慧交通的測試、示范以及相關的研究中應該起到什么樣支撐作用? 謝飛:智能汽車集成系統試驗區i-VISTA一是將建立形成基于車載環境下的4G/5G網絡通信、LTE-V2X、北斗導航定位技術標準、測試驗證和公共服務中心,形成較為完善的產品符合性驗證、系統級測試評價以及應用示范等服務能力,為我國突破智能車載平臺、車路協同通信、智慧停車、輔助安全駕駛、全自主駕駛等關鍵技術,突破實時快速圖像處理、多源信息融合等核心共性技術,為推進我國核心處理器、網絡通信芯片、北斗導航芯片、傳感器芯片等的工程化和產業化發展,提供測試評價、實驗驗證、檢測認證及應用示范等公共技術服務及基礎技術支撐。二是將與上海、浙江、北京、長春、武漢和無錫等平臺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共同打造形成一個較完整的中國智能網聯汽車以及智慧交通“研發—測試—展示—產業發展”的價值鏈,為我國智能汽車和智慧交通系統的試驗示范、商業運行及產業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上一條:行駛途中,汽車變“火”車 下一條:汽車動力電池標準面臨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