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榆林2民警7輔警向司機收取賄賂被起訴
發布時間:2017/6/23 信息來源:華商報
華商報6月23日報道,陜西榆林2名民警和7名輔警向過往司機收取賄賂,拉煤司機就可以插隊并免于處罰。這些賄賂大多是通過微信紅包形式從車托手機上轉發給這些警員。記者了解到,目前該案已由檢察機關偵查完結,將在近期移交法院起訴——
“6月19日15時10分,省級高速榆商線神(木)府(谷)段車流量大,下行線出省方向大貨車排隊6公里占用二三車道”。
這是榆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公路六大隊官方微博6月19日發的道路交通信息。到陜西拉煤運往山西,堵車成為常態。拉煤車如何快速通過,就成為當地個別交警的生意經,本案中多名警員和輔警受賄也是從大堵車開始的。
交警大隊:2民警7輔警涉違法亂紀被查
此前有人發微博稱,今年3月28日,高交六大隊在府谷縣轄區內違規放行應該處罰的車輛,內部分贓不均遭舉報。9名警員被立案調查,4名車托也被立案……
6月12日上午10時26分,針對微博爆料的高交六大隊眾多警員被調查一事,高交六大隊官方微博回應稱:“我中隊府谷分隊2名民警和7名輔警涉嫌違法亂紀,已于今年3月接受組織調查。目前已進入司法程序。”(府谷分隊此前也被稱作府谷中隊,以下統一稱呼為府谷中隊)。
6月15日,記者前往府谷中隊采訪。值班的王姓民警說,今年4月中隊長已經被宣布不再來上班了,隨后上級派了王首恒任中隊長。
王首恒告訴記者,確實有數名警員不在上班,因為這里工作任務重,上級立即給予補充了將近10名警員。王首恒拿著一本處理違章司機的賬本說:“我們這里不是像外界傳說的那樣,給錢就放車,這里的記錄都有,很多違法司機都受過處理。”
據了解,府谷中隊大約有警員20名,有4名正式民警,其余都是輔警或協警。
一位民警說,原來的中隊長感到很委屈,這里常年堵車,民警們吃住都在單位,不管黑白都在疏通交通,有時候還給堵在路上的司機送飯。
檢察部門:警員受賄多是通過微信紅包
榆林檢察部門一位領導告訴記者,確實有多名警員被取保候審,罪名是受賄罪,還有多名車托,涉嫌罪名是介紹賄賂罪。這位領導否認了分贓不公遭到舉報的說法,“原來是養車的人給警員行賄,后來不養車了,才到檢察院舉報”。
據一些辦案人員透露,從2016年開始,煤炭市場行情有所好轉,路上的拉煤車逐漸多了起來。神木和府谷的煤炭,大多通過府谷收費站,經過山西省的保德縣運往山東等地。府谷收費站的高速口最多時要開12條通道,而保德收費站每次只開2條通道,導致這里成為一個瓶頸,大量的貨車被堵塞到此處。短短幾個月時間,就有一些車托開始替警員收錢,一般都是大貨車司機給車托發紅包,然后車托再將收到的錢交給警員。
據了解,警員受賄多是通過微信紅包,每次100-200元。此前,外界傳聞府谷中隊的警員收取的紅包有240余萬元,對此,辦案人員透露,“沒有那么多,也就是一二十萬元”。
榆林市檢察部門有關人員說,“目前案件已經偵查完結,進入到起訴階段。到底將起訴多少人,法院和檢察機關決定追究多少人的刑事責任,目前尚不明確。一切都以法院最后的判決為主。”
拉煤車司機:一輛車每月打點費1000元
幾經周折,記者見到了一些從此通過的拉煤車司機,據這些司機透露,交錢買方便已經是當地公開的秘密。
首先這些車托都是府谷本地人,和當地交警很熟悉。這些車托原本手里都有一二十輛大貨車,他們第一為了自己方便,所以也就順便收取其他司機的費用。
其次,交錢后的司機,就可以一路插隊,一般執勤的交警記住車牌號后不去制止,或者當時收取了駕駛證和行駛證后,很快就會通過他人將這些證件索要出來。
第三,這里到了冬季以及用煤高峰期的時候,再加上出現陰雨天以及當地政府治霾限制車輛的情況下,車被堵十余公里是家常便飯,有時一堵車就是三四天。給交警打點過的司機,能插隊很快就將煤運到外省目的地,再次返回來還能遇到此前和自己一起被堵在此地的同行,所以,找熟人疏通關系,是一些拉煤司機無奈的選擇。
記者了解到,一般情況下一輛車給交警打點的費用是100元錢紅包。有的車輛買“月票”,一輛車每月的打點費是1000元。
榆林協警:應盡快提高協警工資待遇
當地一位資深的交警部門領導說,為何交警出事不斷?因為榆林交警的組成人員比較復雜,可以分為在編正式民警、公務員身份沒有警銜的民警、事業編制干部身份的民警、財政供養工人身份的民警、工勤人員、市級協警、縣級協警、交警自己招聘的協警。
記者了解到,某縣協警的最低工資是900多元,而縣級輔警的待遇能拿到一千多元,市級輔警的待遇能到兩千多元。在榆林市有一個怪現象,2000元錢左右工資的非正式民警崗位,在當地人看來卻是“香餑餑”。“一般人關系不硬是進不去的,花錢最多的進入一個非正式民警的費用在20萬元,花10萬元進去的關系就可抗硬了”,一位自稱深諳當地官場潛規則的人士講。
有人認為,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養活了很多大貨車司機,同時也催生了交警這個“產業”的蓬勃發展。而一旦一些非正式民警穿上制服后,手里的權力和微薄的收入不能平衡,所以就產生了腐敗。
“近期發生的一系列違規違法問題,嚴重影響了政府和警察的形象,給人民群眾帶來了極大的傷害……當然這和目前大部分協警的工資待遇、福利保障也是分不開的,很多同志得不到足夠的休息和休假時間,使得一些同志出現逆反心理,逐漸降低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加強全國公安改革的步伐,盡快提高協警工資待遇和健全協警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樹立協警的自信心和歸屬感。”這是府谷中隊一名叫王海航的協警在府谷中隊窩案事發后紀律作風整頓中的心得體會。
“6月19日15時10分,省級高速榆商線神(木)府(谷)段車流量大,下行線出省方向大貨車排隊6公里占用二三車道”。
這是榆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公路六大隊官方微博6月19日發的道路交通信息。到陜西拉煤運往山西,堵車成為常態。拉煤車如何快速通過,就成為當地個別交警的生意經,本案中多名警員和輔警受賄也是從大堵車開始的。
交警大隊:2民警7輔警涉違法亂紀被查
此前有人發微博稱,今年3月28日,高交六大隊在府谷縣轄區內違規放行應該處罰的車輛,內部分贓不均遭舉報。9名警員被立案調查,4名車托也被立案……
6月12日上午10時26分,針對微博爆料的高交六大隊眾多警員被調查一事,高交六大隊官方微博回應稱:“我中隊府谷分隊2名民警和7名輔警涉嫌違法亂紀,已于今年3月接受組織調查。目前已進入司法程序。”(府谷分隊此前也被稱作府谷中隊,以下統一稱呼為府谷中隊)。
6月15日,記者前往府谷中隊采訪。值班的王姓民警說,今年4月中隊長已經被宣布不再來上班了,隨后上級派了王首恒任中隊長。
王首恒告訴記者,確實有數名警員不在上班,因為這里工作任務重,上級立即給予補充了將近10名警員。王首恒拿著一本處理違章司機的賬本說:“我們這里不是像外界傳說的那樣,給錢就放車,這里的記錄都有,很多違法司機都受過處理。”
據了解,府谷中隊大約有警員20名,有4名正式民警,其余都是輔警或協警。
一位民警說,原來的中隊長感到很委屈,這里常年堵車,民警們吃住都在單位,不管黑白都在疏通交通,有時候還給堵在路上的司機送飯。
檢察部門:警員受賄多是通過微信紅包
榆林檢察部門一位領導告訴記者,確實有多名警員被取保候審,罪名是受賄罪,還有多名車托,涉嫌罪名是介紹賄賂罪。這位領導否認了分贓不公遭到舉報的說法,“原來是養車的人給警員行賄,后來不養車了,才到檢察院舉報”。
據一些辦案人員透露,從2016年開始,煤炭市場行情有所好轉,路上的拉煤車逐漸多了起來。神木和府谷的煤炭,大多通過府谷收費站,經過山西省的保德縣運往山東等地。府谷收費站的高速口最多時要開12條通道,而保德收費站每次只開2條通道,導致這里成為一個瓶頸,大量的貨車被堵塞到此處。短短幾個月時間,就有一些車托開始替警員收錢,一般都是大貨車司機給車托發紅包,然后車托再將收到的錢交給警員。
據了解,警員受賄多是通過微信紅包,每次100-200元。此前,外界傳聞府谷中隊的警員收取的紅包有240余萬元,對此,辦案人員透露,“沒有那么多,也就是一二十萬元”。
榆林市檢察部門有關人員說,“目前案件已經偵查完結,進入到起訴階段。到底將起訴多少人,法院和檢察機關決定追究多少人的刑事責任,目前尚不明確。一切都以法院最后的判決為主。”
拉煤車司機:一輛車每月打點費1000元
幾經周折,記者見到了一些從此通過的拉煤車司機,據這些司機透露,交錢買方便已經是當地公開的秘密。
首先這些車托都是府谷本地人,和當地交警很熟悉。這些車托原本手里都有一二十輛大貨車,他們第一為了自己方便,所以也就順便收取其他司機的費用。
其次,交錢后的司機,就可以一路插隊,一般執勤的交警記住車牌號后不去制止,或者當時收取了駕駛證和行駛證后,很快就會通過他人將這些證件索要出來。
第三,這里到了冬季以及用煤高峰期的時候,再加上出現陰雨天以及當地政府治霾限制車輛的情況下,車被堵十余公里是家常便飯,有時一堵車就是三四天。給交警打點過的司機,能插隊很快就將煤運到外省目的地,再次返回來還能遇到此前和自己一起被堵在此地的同行,所以,找熟人疏通關系,是一些拉煤司機無奈的選擇。
記者了解到,一般情況下一輛車給交警打點的費用是100元錢紅包。有的車輛買“月票”,一輛車每月的打點費是1000元。
榆林協警:應盡快提高協警工資待遇
當地一位資深的交警部門領導說,為何交警出事不斷?因為榆林交警的組成人員比較復雜,可以分為在編正式民警、公務員身份沒有警銜的民警、事業編制干部身份的民警、財政供養工人身份的民警、工勤人員、市級協警、縣級協警、交警自己招聘的協警。
記者了解到,某縣協警的最低工資是900多元,而縣級輔警的待遇能拿到一千多元,市級輔警的待遇能到兩千多元。在榆林市有一個怪現象,2000元錢左右工資的非正式民警崗位,在當地人看來卻是“香餑餑”。“一般人關系不硬是進不去的,花錢最多的進入一個非正式民警的費用在20萬元,花10萬元進去的關系就可抗硬了”,一位自稱深諳當地官場潛規則的人士講。
有人認為,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養活了很多大貨車司機,同時也催生了交警這個“產業”的蓬勃發展。而一旦一些非正式民警穿上制服后,手里的權力和微薄的收入不能平衡,所以就產生了腐敗。
“近期發生的一系列違規違法問題,嚴重影響了政府和警察的形象,給人民群眾帶來了極大的傷害……當然這和目前大部分協警的工資待遇、福利保障也是分不開的,很多同志得不到足夠的休息和休假時間,使得一些同志出現逆反心理,逐漸降低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加強全國公安改革的步伐,盡快提高協警工資待遇和健全協警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樹立協警的自信心和歸屬感。”這是府谷中隊一名叫王海航的協警在府谷中隊窩案事發后紀律作風整頓中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