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眾籌興起風險不容忽視
發布時間:2016/9/27 信息來源:河北日報
近年來汽車眾籌模式悄然興起。據互聯網金融研究機構零壹研究院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中國運營中的汽車眾籌平臺達到56家,行業累計眾籌金額達到51.5億元。但目前已有平臺跑路,非法集資風險不容忽視。簡單來說,汽車眾籌的模式就是“合伙購買并出售二手車牟利”。一般平臺的操作模式如下——眾籌平臺先募集網民資金,即為“眾籌”,此后用這些資金購買二手車并隨后出售,獲得的差價扣除手續費之后按照投資人出資比例分成,汽車眾籌平臺收取管理費。目前汽車眾籌行業集中度較高,項目和資金主要集中在上線時間較早的大平臺上。數據顯示,2016年8月,規模靠前的15家平臺眾籌總額達到10億元,占行業整體的86.7%;項目總量1942個,占行業整體的72%。零壹研究院預計,9月開始,二手車交易市場將進入旺季,預計年底汽車眾籌規模將攀升至120億元以上。但與此同時,平臺跑路和關停的事件接連發生,風險尤其值得關注。今年8月3日,運營僅9天的“金福在線”卷款跑路,涉及金額500萬元左右,約有100名投資人資金受損,這是汽車眾籌首例惡性跑路事件。零壹研究院分析師徐鍛表示,相對于P2P(網絡個人借貸)產品,汽車眾籌因其低風險、高收益的特征吸引越來越多投資者的參與,但是行業尚處于監管真空地帶,平臺實力參差不齊,參與人員魚龍混雜,投資者應保持謹慎。業內人士指出,汽車眾籌平臺的本質為債權投資,和P2P類似,但是卻不受P2P相關規范的監管,且多家汽車眾籌平臺由P2P業務轉型而來,風險不容忽視。
上一條:無人駕駛汽車能否快速駛入現實? 下一條:美國為推進自動駕駛汽車開“綠燈”